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陈木易 石美祥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番薯新品种“振龙1号”亮相。

闽剧《金薯传奇》讲述那段“挟入藤篮试密航”的历史故事;“薯来乐”集市解锁长乐番薯上百种吃法,其中中西合璧的“全薯宴”令人惊艳;高峰论坛里专家为番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恰逢陈振龙引薯430周年。7日,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暨“四海长乐福薯万家”陈振龙番薯文化节正式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长乐区人民政府主办,长乐区委乡村振兴办、长乐区农业农村局、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长乐区文岭镇人民政府、长乐区鹤上镇人民政府、长乐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先贤“先薯精神”的同时,坚定不移贯彻“粮”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奏响新乐章。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游客品尝地瓜烧酒。

聆听番薯故事

陈振龙涉险带回番薯藤 子孙六代推广种植

7日,以陈振龙事迹为原型创作的闽剧《金薯传奇》在活动现场上演,将观众带回到1593年,重温“甘薯之父”陈振龙为解救家乡饥荒、“挟入藤篮试密航”的惊心动魄历史。

陈振龙出生于明嘉靖年间,是长乐鹤上镇青桥村人。因乡试不第,他弃儒经商,并趁着“隆庆开关”的窗口期,随商帮到吕宋岛(今菲律宾)做贸易。陈振龙发现当地种植的朱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生熟皆可食用。想到家乡常遇饥荒,他便有了把朱薯带回国种植的念头。

当时吕宋岛正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西班牙人对朱薯管控十分严格,海关会层层盘查。一次,陈振龙从当地人手中购得薯块装在箱篓之中,结果被海关人员搜出没收。不甘心的他再次购买薯藤,编入一只藤篮,这次又以失败告终。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50岁的陈振龙又购买了八尺薯藤,秘密装于竹筒之中,用绳子系于船舷。西班牙人在例行检查后,没有发现可疑之处遂放行。陈振龙终于带着这条“救命藤蔓”,经过七个昼夜的航行回到福州。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番薯新品种振龙一号。

陈振龙回国后,恰逢闽中大旱,五谷歉收。在福建巡抚金学曾的支持下,他们便试种朱薯以解粮荒。陈振龙的子孙六代人也不遗余力推广种植朱薯,最终,朱薯在各地广泛种植,解决不少百姓的饥饿问题。陈振龙一家七代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农作物推广世家。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乌山建“先薯亭”。1962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到福州考察时,赋词颂扬陈振龙:“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1992年,著名旅美剧作家洪可人创作了《金薯传奇》剧本,由长乐区闽剧团排演。演出在福州城乡推出,获得巨大成功,并久演不衰。2019年,在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戏剧汇演中,《金薯传奇》获剧目奖、剧本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音乐设计奖。

7日现场一同上演的还有舞蹈《亲情中华》。八尺薯藤,一蕊紫花,漂洋归来兼济百姓。长乐作为著名侨乡,有众多游子遍布全球,但他们心系祖国、心系家乡。正如《番薯情》书中所写:“立番薯地,跨千山万水,穿古今千载,地瓜腔还是重重的、亲亲的。因为根在这片土地,心依着根,对根满怀情意。根深深,情浓浓,路长长。”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小朋友吃着地瓜干,眉开眼笑。

品尝番薯味道

“全薯宴”中西合璧 最受欢迎十大菜品选出

在“薯来乐”集市,市民排队品尝“快乐番薯”为本次番薯文化节特别推出的产品。电烤番薯、招牌薯圆奶茶、番薯烤肠、紫薯手抓饼、炸番薯条等美食,让游客体验“舌尖盛宴”。

集市上还有民天番薯烧、忆苦思甜番薯粥、招牌连城番薯干、王坑地瓜片、番薯丸等,让众人大饱口福。而“全薯宴”的亮相,则将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据悉,“全薯宴”由长乐烹饪行业协会与福州泰禾凯宾斯基酒店联手推出,共包含58道番薯菜肴。为征集到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番薯菜品,主办方特地开通了网上投票通道。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票选,8万人次投下了96.8万票,最终入选的十大番薯菜品分别为:长乐烹饪行业协会选送的紫心燕窝、蟹蓉地瓜、黄紫相间、太极薯泥、“薯”你最“梅”、香煎红薯胡萝卜饼配酸奶油;福州泰禾凯宾斯基酒店选送的法式奶油芝士焗千层红薯、红薯藜麦野菌汉堡、紫薯冰淇淋配松饼、巴斯克红薯蛋糕。

长乐烹饪行业协会监事长张凯告诉记者,此次入选的太极薯泥、“薯”你最“梅”等菜品,其实是协会成员共同打造的“长乐全薯宴”中的菜式。“长乐全薯宴”结合闽菜烹饪技艺,设计了50多道番薯精品菜。这其中既有太极薯泥、荔枝薯肉、红薯粉干等传统菜,又有番薯气泡水、番薯奶茶、“薯”你最“梅”等创新菜,不仅体现了长乐深厚的乡宴文化底蕴,还有效传播了长乐特有的番薯文化。

福州泰禾凯宾斯基酒店总厨李学涛告诉记者,在菜品设计初期,他们厨师团队前往长乐区番薯产业基地,发现长乐薯类口感软糯、味道香甜,非常适合制作西式甜点,于是由团队成员各自发挥烹饪技艺进行菜品设计。比如法式奶油芝士焗千层红薯,融合了多种香料、奶酪、肉菜,把红薯作为入味的夹层,吃起来奶香浓郁、外焦里绵;巴斯克红薯蛋糕则使用了红薯、奶油芝士、酸奶油等近十种原料,既保留了芝士蛋糕原本的香醇,又加入了红薯的细腻香甜。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游客了解番薯在国内推广种植的历史。

推进番薯振兴

新品种“振龙1号”亮相 两项战略合作达成

长乐番薯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2016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长乐番薯”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去年9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来到长乐区番薯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专家对长乐番薯产业表示充分肯定。今年,长乐番薯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创工作。而此次番薯文化节的召开,代表福州市精准发力、推进“番薯产业振兴”的决心。

在7日的活动中,由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潜心培育的新品种“振龙1号”亮相。据了解,“振龙1号”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红色;单株结薯2个至4个,大中薯率95.08%,鲜薯亩产2500公斤至3000公斤;淀粉含量19%左右,食味评分82.6分,外观评分81.6分,中抗蔓割病。目前,该品种已经在福建省农科院的全力协助下,在长乐进行种植推广。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精彩的节目表演。

长乐区委乡村振兴办与长乐农商银行共同签订《金融助力番薯产业振兴》战略合作书,之后将有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福建省农科院还与长乐区农业农村局共同签订《番薯产业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挖掘番薯产业发展潜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发展一处,振兴一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带动村民增收。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精彩的节目表演。

在授牌仪式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作物生产团队工作站宣告正式在番薯科技园设立。接下来,福建农林大学将组织专家走进长乐区番薯产业基地,通过教研结合,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乡村振兴。

看到番薯产业能够蓬勃发展,陈振龙的第十五代后人陈秀栋感慨不已。他告诉记者,他们家族要求每个子孙都要熟读《金薯传习录》,并牢记陈振龙的爱国情怀。

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举办 “番薯盛宴”献上专“薯”大礼各种番薯制成的美食吸引人们品尝。

献策番薯产业

专家把脉发展方向 长乐提升番薯综合竞争力

7日下午,在长乐区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纪念馆,举办了番薯产业振兴高峰论坛暨陈振龙引薯430周年文化研讨会。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甘薯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李强,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邱思鑫,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研究员等相继进行了主题演讲。

邱思鑫的演讲以“福建省甘薯产业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他从品种创新打造特色、品种优良打造精品、优质管理提升质量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全省甘薯产业发展的思路。他希望能在充分挖掘、整理各地甘薯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成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乐番薯年种植面积约3.3万亩,年产量达8.3万吨,主要分布于文岭、鹤上和潭头等乡镇。为更好推动番薯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长乐区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番薯综合竞争力。

目前长乐区为加强标准化番薯种植基地建设,将从加强土地流转、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技术支持、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探索大棚栽培番薯新模式,推进番薯良好规范栽培管理,积极发展绿色番薯全产业链生产。

此外,长乐区还计划重点加大番薯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从保健食品、工业原料和休闲食品等方向研发深加工系列产品;鼓励番薯加工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技术规范,走品牌化道路,不断创新加工技术、研发新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