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搭桥筑同心 两岸融合向未来
市民打卡“两岸人间烟火”集市。记者 张铁国 摄
今年春节假期,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光禄吟台的“两岸人间烟火”集市里,海峡两岸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兴致勃勃地赏“烟火”、品美食。近日,在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指导,福州市小吃协会、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两岸小吃产业融合发展专委会主办的“两岸人间烟火”品牌新春茶叙会上,来自两岸的美食专家、业界人士等以茶会友,围绕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两岸美食融合发展、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新平台建言献策,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一场两岸美食的大集合
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两岸小吃产业融合发展专委会主任叶旭东:
“两岸人间烟火”品牌由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于去年年底创立,围绕打造美食街区和开展美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平台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盛宴,通过提供市场推广、品牌建设供应链支持等多方面服务,助力台湾商户融入大陆市场。今后前往各地开展活动,除了福州小吃固定外,我们还会将台湾元素与区域文化深度融合,设立台湾、区域特色美食展区,使台湾商户和本地美食小吃占比均达到20%,将“两岸人间烟火”打造成富有两岸特色的街区集市。我们还与台湾台中市中华美食发展交流协会签订了“两岸人间烟火”品牌共建协议,并为6名参展商户颁发了匠心·匠人及两岸融合发展志愿者证书,旨在推动“两岸人间烟火”品牌建设走深走实。
江西省赣州市游客曾志英:
春节假期,我和朋友到三坊七巷逛了“两岸人间烟火”集市。集市里,既有台湾铜锣烧、蚵仔煎,也有正宗的福州鱼丸、茉莉花茶,还有香辣味的上饶烤鸡腿、长沙臭豆腐等,各种口味应有尽有。两岸美食在此集合,让我们一饱口福、大开眼界,加深了对台湾美食的了解,进一步领略到中华传统美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一个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福州市小吃协会会长、福州达道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正伟:
榕台美食文化同根同源。福州鱼丸与台湾贡丸“形似”、茉莉花茶与高山茶“神合”,福州肉燕、拌面、扁肉、元宵、牛肉滑等特色美食见证着两岸渊源。两岸美食有着共同的味觉记忆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成为连接两岸亲情的重要纽带。作为独特的饮食文化代表,福州小吃种类超300种,从业人员逾10万人,是福州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文化名片。我们将深入挖掘福州特色小吃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主动加强与台湾美食界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各类美食文化活动,进一步搭建两岸沟通的桥梁,推动两岸美食创新发展。
台湾台中市中华美食发展交流协会总执行长杨忠铭:
这次成立了两岸小吃工作者联盟,我有幸加入。我将与台湾美食从业者一道,把台湾美食打造得像春节期间燃放的烟花一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好看更好吃,让中华美食文化在海峡两岸和海内外绽放异彩。我还将通过“两岸人间烟火”品牌,以美食为纽带,架设两岸交流桥梁,继续为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作贡献。
一个携手发展的大产业
中华和平发展交流协会执行长、芯泰佳科技发展(福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翔泰:
“两岸人间烟火”品牌为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我曾在上海创业投资20多年,去年“转战”福州新区。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持续提升“两岸人间烟火”品牌的影响力:一要更接地气,大陆各地民众口味、消费水平不同,台湾商户在美食活动中要根据当地民众口味适当改良台湾美食,定价适中,提高他们的体验感和回购率;二要选好地段,这次“两岸人间烟火”集市选在人气满满的三坊七巷就是很好的例子,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今后提供参考;三要开展评选活动,每到一个地方举办活动都可以尝试开展美食评选,提高参与商户的积极性和当地民众的参与度,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要加强体系管理,要以举办美食活动为契机,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在品牌运营、市场营销、供应链等方面全面提升,既提高参与商户的经营收入,也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副教授谢宝田:
食物不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情感的纽带、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血脉相连,两岸小吃是这种深厚渊源最鲜活的体现。福建福州小吃种类繁多,承载着深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台湾有着许多源自福建福州的传统小吃,两岸美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相似性不仅展示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也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天然的桥梁。小吃虽“小”,却是一个大产业。我们看到,福建小吃正在走向世界舞台。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要求不断提高,两岸小吃要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要深化系统挖掘,系统梳理闽台小吃的历史脉络,以文化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搭建产业平台,推动技术交流、品牌合作与标准化建设,如完善两岸小吃原料供应链、共同制定“闽台小吃”认证标准等;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短视频、纪录片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形式和平台,向全球讲述两岸小吃的“共同故事”;要培育青年力量,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新一代厨师和技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华美食精髓;要丰富文化内涵,以美食交流为契机,广泛开展民间艺术、地方戏曲、民俗文艺等双向交流,不断增进台湾同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