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新春茶话会品出“三种味”
招商项目上台签约。记者 包华 摄
这是一场“有味道”的新春茶话会。鲜香美味的清蒸大黄鱼、爽滑爆汁的鱼丸肉燕汤、外酥里嫩的带鱼海带卷……8日上午,连江张罗了一桌好菜,招待“自家亲友”。
一张张饭桌前,既有返乡探亲的侨领乡贤,也有意气风发的本土企业家、商会代表。大家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夹一筷子家乡菜,畅聊生意经。
在2025年连江县新春茶话会暨“世界渔都·连马家宴”“一县一桌菜”品鉴会上,记者切身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三种味”。
丰收味:
项目支撑新发展
蛇年伊始,连江又抱得一批“金娃娃”。
恒申全球研发中心及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龙源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储能电站项目、连马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得益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配套建设,连江成功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此次新春茶话会上,36个项目签约,涉及化工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总投资超200亿元,为连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开年即“丰收”,离不开过去一年的努力。连江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取得振奋人心的成绩。连江再次跻身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GDP百强县、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和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
“企业强则经济强,企业兴则连江兴。”连江县相关负责人说,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发展之稳,首功在企业,连江各类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民营企业,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60%的地区生产总值、80%的就业;创新创造之进,首要在企业,过去一年来,全县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一连串喜人的数字,足以体现企业的担当作为。”
拼搏味:
企业共谋再升级
新春茶话会上,连江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他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连江好上加好?浓浓的“拼搏味”在会场弥漫。
连江是“中国鱼丸之乡”,拥有14家鱼丸生产企业,其中7家是“中国鱼丸之都核心企业”,鱼丸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全国每四粒鱼丸就有一粒来自连江”的骄人成绩。
作为连江县鱼丸协会会长,福建秋官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宜乾看到了鱼丸产业骄人成绩背后面临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实现产品创新与升级?“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良生产工艺,开发符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低脂、高蛋白、有机鱼丸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健康化的饮食需求。”陈宜乾认为,老百姓的饮食习惯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转变,“海洋食材衍生产品将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新春茶话会上,企业家代表谈及最多的还是如何打造国际知名品牌。H'MASTON品牌贸易公司董事长陈维雨说,连江海洋资源好、产品优,但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我们要学习国际知名品牌推广方法,借助国际美食节、渔业展会等平台,展示连江美食与特色海产品魅力。通过精彩的文化表演、专业讲解等,让人们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制作工艺,让‘连江味道’走向全球,提升连江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
连马味:
家宴串联产业链
红膏的鲜美混合糯米的香甜,干贝、青豆等山珍海味作点缀……热腾腾的锦绣红蟳饭一上桌,马祖乡亲林天民立马尝上一口,忍不住感慨:“就是这个味!”
翻开菜单,功夫跳跳鱼、香油佛手螺、清蒸大黄鱼、渔都八鲜、锦绣红蟳饭、鱼丸肉燕汤、马祖陈酿醉鲍鱼等菜品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这一桌名声在外的“连马家宴”,由福州、连江名厨乡厨团队打造,历经多轮调整,在传统闽菜的基础上融合当代烹饪手法和艺术摆盘,呈现出新时代的闽菜风貌、连江风味。
“连江是世界渔都,水产品丰富且质量上乘,‘连马家宴’取材于连江特色食材,融入两地元素,是采用不同手法烹饪出的山海佳宴。”中国烹饪大师、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伟杰说。
“连马家宴”,早已不仅仅是一桌饭菜。
从鲍鱼、海带等新鲜食材,到美酒等精深加工制品,“连马家宴”逐渐“吃”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了‘连马家宴’搭台,我们能更快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打响‘海连江’品牌。”庄臣集团董事长林灼华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他计划与马祖酒厂合作研发优质酒品,携手打造新品牌。(福州日报记者 蓝瑜萍 冯雪珠 通讯员 叶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