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自主培育8000万尾鱼苗 连江成功规模化养殖“岱衢族”大黄鱼

  来源:福州新闻网

自主培育8000万尾鱼苗 连江成功规模化养殖“岱衢族”大黄鱼

连江自主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连融媒供图)

记者7日获悉,连江育成800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标志着规模化养殖“岱衢族”大黄鱼取得成功,计划清明节前后投放至海上渔排喂养,然后入住深远海养殖平台。

大黄鱼是闽浙重要的经济鱼类,我国沿海大黄鱼可分为3个不同的地理种族,即主产于岱衢洋的“岱衢族”、主产于官井洋的“闽—粤东族”、主产于雷州半岛的“硇洲族”。其中,“岱衢族”大黄鱼是黄鱼中的精品,备受市场欢迎。

7日,记者在位于连江半山村的白沙澳大黄鱼育苗基地看到,一口口巨大的育苗池一字排开,借助灯光细瞧,数以万计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欢快游弋。

“目前,育苗场内育有约800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分三批进行培育。第一批鱼苗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已长至2.5厘米,待它们长至约6厘米,将投放至海上进行养殖。”育苗技术员黄绍禄说,这批鱼苗是去年11月从“定海湾”系列深远海养殖平台上精心挑选出3000尾体型健硕的类野生大黄鱼作为母鱼亲本进行繁殖,收集母鱼排出的鱼卵,然后放在恒温池里,用流动的活水精心培育而成。

为何不直接引进大黄鱼苗种,而要走上自主培育这条艰难的道路?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王为刚说,连江渔民以前主要利用渔排和深水网箱在近海养殖大黄鱼,品质一般,售价也不高。近年来,随着定海湾系列、乾动系列等深远海养殖装备的投用,大黄鱼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实现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和口感类野生,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美中不足的是,‘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在市场上一苗难求。为此,连江持续加大‘岱衢族’大黄鱼培育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大黄鱼养殖自繁自养,降本增效。目前,连江海域已投放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年产优质鱼类近2000吨,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态牧场。”王为刚说。

据悉,此次繁育成功的“大黄鱼宝宝”不仅数量大、品质优,而且成活率高,将为连江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的苗种资源,形成“岱衢族”大黄鱼从育苗到养成、销售的全闭环产业链。(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吴其法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