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同利肉燕推陈出新拓市场 迎来年关订单潮

  来源:福州新闻网

老字号吃出新“食”尚

——同利肉燕推陈出新拓市场,迎来年关订单潮

腊月的城市和乡村,都氤氲在浓浓的年味中。“吃太平燕,享全家福”是福州特有的民情民俗,每逢年节喜庆,家家户户必吃肉燕,福州一直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中华老字号”同利肉燕,是福州众多肉燕品牌中的代表者,备受消费者青睐,而这些肉燕都产自闽侯。

“同利肉燕老铺”自清光绪二年(1876年)创建于三坊七巷,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传承六代,“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春节临近,记者跟随同利肉燕第四代传人陈君凡的步伐,走进位于闽侯经济发展中心园区的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百余名工人正在加班赶制订单,大家忙着制作燕皮,包制肉燕、燕丸等美食。陈君凡介绍,这些美食经过专业化的计量、检测、包装设备,摇身变成一袋袋包装精美的产品,通过冷链运输送往各大门店、商超,或通过快递飞向全国各地食客的餐桌。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商超、大卖场都加大了肉燕的预订量,整体订单量相较平常增加了一倍。”陈君凡说,同利肉燕采取传统工艺制作,仅燕皮一项就需历经拍、压、擀、碾、折、拂、扫、切等十几道精细工序,繁杂且非常耗时,可谓“千锤百碾出燕皮”。目前,工厂内有100多名工人,每日生产肉燕500公斤至1000公斤不等。

在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老字号如何焕新?创新升级口味、开设线上门店、建设标准化工厂、与肯德基跨圈合作……近年来,同利肉燕在守住老字号“老味道”的同时,也在顺应时代不断“触网”,推陈出新,品牌知名度及销量不断攀升。

“福州地理条件优越,依山傍海,食材丰富。为满足食客多元化的饮食需求及喜好,我们联合高校研发团队对肉燕进行创新升级,将福州特有的山海滋味、虾油味融入肉馅之中,新增了虾燕以及香菇、鲜笋等口味的新式肉燕产品。”陈君凡说,此前,同利肉燕还与肯德基联名推出肯德基肉燕,拓宽了年轻市场。

然而,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技术工人短缺、肉燕产量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发展瓶颈,老字号也有了自己的应对举措。“我们一改前店后作坊的传统制作加工模式,首先创办中央厨房,后来又选址闽侯建设标准化工厂。如今,我们在原工厂旁又新建了一栋集非遗研学、文化体验、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6层生产基地。基地目前已封顶落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陈君凡介绍,同利肉燕还计划与相关院校合作共建研学中心,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传承肉燕制作技艺。

“同利肉燕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陈君凡说,未来,同利肉燕将继续坚守老字号“老味道”,同时积极拥抱时代,不断创新发展,让肉燕非遗技艺与福州福文化、美食文化传得更远、更广。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秋霞 余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