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福州水产品产量全国第二 连江30多万条春只鱼丰收

  来源:福州新闻网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7116万吨,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07.5万吨,居全国第二。

福州水产品产量全国第二 连江30多万条春只鱼丰收

连江春只鱼上市。

福州人“鱼篮子”每天约1公斤

初冬时节,春只鱼、大黄鱼、八爪鱼、包公鱼等鲜嫩肥美的海鲜上市,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其中,连江30多万条春只鱼丰收,还“跃”上央视。

27日,央视财经频道、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以《福建连江:30多万条春只鱼陆续捕捞上市》为题,聚焦连江春只鱼的丰收景象。

春只鱼学名黄姑鱼,鳔大而特殊,捕捞上岸时会发出“咕咕咕”的叫声。它的体型修长,体表披着细小的鳞片,腹部呈橙黄色,外观与大黄鱼相似,因此又称假黄鱼。

连日来,在连江安凯乡奇达村南面海域的养殖渔排上,渔民们不停地拉动手中的大网,随着渔网收紧,平静的水面瞬间变得浪花飞溅,成百上千条春只鱼在网中不断跳跃翻腾。渔民们将捞起的春只鱼倒入活水运输船准备出售,现场一片人欢鱼跃冬捕忙的热闹景象。

“我们大概养殖了4万条春只鱼,总产量约14000公斤,批发价格每公斤64元至68元不等。”奇达村渔民吴忠告诉记者,春只鱼可一直售卖至春节。

俗话说“水好鱼鲜”,奇达村附近海域水质优良,养出的春只鱼丰腴肥美。“我们还使用野生小杂鱼喂养春只鱼,让鱼的品质更天然,口感又鲜又嫩,深受市场欢迎。”吴忠表示,除了春只鱼外,渔排中的部分大黄鱼、包公鱼等已达到上市规格,将一同捕捞售卖。

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不完全统计,今年连江养殖的春只鱼达30多万条,预计总产量可达10多万公斤。

连江春只鱼丰收,是福州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示范区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海渔部门获悉,去年福州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突破360公斤,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7倍,是全国人均水平的7倍。这意味着,福州人每天的“鱼篮子”在1公斤左右。

福州水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今年是“海上福州”战略构想提出30周年。当前,福州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更多海洋资源、海洋产品、海洋服务“走出去”“引进来”。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消息称,2023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116万吨,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记者从福州海渔部门获悉,经过30年发展,2023年福州水产品总产量307.5万吨,居全国第二,占全省的34.5%。

那么,福州是如何成为全国水产“亚军”的呢?从养殖品种上看,福州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发展到如今近80多种主要养殖品种,全市形成以鲍鱼、南美白对虾、鳗鲡、海带、金鱼等为主导的多个特色优势产业,其中鲍鱼、鳗鲡、海带等品种是全国单项冠军。

从区域上看,福州坚持滩涂、近海、深海、远洋一体推进。其中,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产量约占全国的20%。

从产业结构上看,福州实现从“一条鱼”到全产业链发展,构建起种业、养殖、加工、贸易完整体系,水产养殖企业达13000多家。

为了加快水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福州已形成福州鱼丸、福州鳗鲡、连江鲍鱼、连江海带、长乐漳港海蚌、福清南美对虾、琅岐蟳、连江定海湾丁香鱼等“10+1”特色渔业品牌,荣获中国鱼丸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鳗鲡之都、中国金鱼之都、中国海洋美食之都等称号。(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连融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