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来源:福州微文明

这是一道福州的传统美味,不仅食材独特稀少,更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就是福州人的“冬虫夏草”——流蜞。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流蜞。图源:遇见闽侯

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流蜞风味少人知,水稻菁英土脉滋;梦到乡关六月半,千畦潮退雨来时。”清代福州著名学者梁章钜在《敬儿寄流蜞干》一诗里这样描述。

流蜞,用福州方言来讲就是“捞kì”,学名疵吻沙蚕,因为长期蛰居在洲渚草根底泥中得名“草虫”,也叫“禾虫”。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油煎流蜞。图源:乐游闽侯

流蜞样貌古怪,形似小蜈蚣,腹下两旁紧密地长着软脚,身体扁平,体色多变,有“五色虫”之称。而由于流蜞口味好,捕捞期短,产量少,营养价值高,是可遇不可求的食品,因此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福州人都馋这口鲜

“小虫出禾根,潮退游莘莘。误投著莨网,农家席上珍。”这是古时描述捕捞流蜞的一首诗。

在福州的龙祥岛上,当地居民会把瓶装的流蜞干(流蜞和油炸成)作为特产,馈赠亲朋好友。不少旅居海外的福州人,也对流蜞佳肴赞赏有加,不惜高价购买龙祥岛流蜞干。

其实流蜞在闽江下游并不少见,为什么唯独在龙祥岛一带享有盛名?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捕捞流蜞。图源:闽侯新闻网

龙祥岛,地处乌龙江螺江江面,其中包含了蟹山洲、塔礁洲。那里水草丰美,洲渚纵横。流蜞的生存赖以清澈的淡水与丰饶的水草,而这些特点,是闽江上下游的其他水域很难具备的。因此龙祥岛这一带便成淡水流蜞的盛产地。“江之中多鱼虾,次则流蜞,产于洲渚荟草间。”意思是,在这一片水域,最多的是鱼虾,仅次于鱼虾的,就是流蜞。

据老一辈人的回忆,过去这里流蜞的数量丰富到捕捞者只需携带十几米长的渔网和两条竹篙,便可轻易地在草洲旁设置渔网。每当潮水退去,就会有大量流蜞被困于网中,收获量可达到一两百斤之巨。

烹饪方法多种多样

流蜞作为一道江中传统佳肴,可是由来已久。清时有个叫黄廷彪的官员在《见食禾虫有感》中写道:

一截一截又一截,生于田陇长于禾

秋风鲈鲙寻常美,暑月鲥鱼亦逊他

庖制味甘真上品,调来火候贵中和

王侯佳馔何曾识,让与农家鼓腹歌

在福州人的餐桌上,流蜞经历百年来“演变”后已经出现了多种“形态”,福州人各有千秋的烹饪方法也给流蜞的美味锦上添花。

由于流蜞捕捞期极短,因此常被油炸后做成流蜞干,可存放一年。将流蜞干加入油锅与配菜一起煎炒,便成了油煎流蜞,口感香脆酥润,在龙祥岛与塔礁洲的河鲜店中,是必不可少的“重头菜”。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流蜞干。图源:闽侯新闻网

最有营养的流蜞做法,要属清蒸。为了达到最佳的清蒸效果,选用新鲜生猛的流蜞至关重要。烹饪过程中只需将精挑细选出的流蜞放入蒸锅中,加入油盐葱花与少许陈皮,便可锁住流蜞最原始的香甜鲜美。

这个方法不仅保留了流蜞的营养价值,更还原了流蜞的原汁原味,每一口都能够品尝到流蜞的鲜嫩与清甜。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图源:遇见闽侯

用其煎蛋,这也是不少福州人常见的做法。在捕捞到流蜞后,先用鲜蛋清将它的肚子饲养至鼓胀,再加入少许精盐和醋,放到油锅中,用温火烤熟,再压成饼状。

烤熟后的流蜞蛋,蛋香四溢,鲜甜可口,无论是作为菜品还是小零嘴,都十分合适。

这种美食,被称为福州人的“冬虫夏草”!

流蜞煎蛋。图源: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除此之外,流蜞还有蛋炒、纯酒炖等多种做法,各具特色,令人垂涎。

转眼间,秋高气爽的仲秋又将来临,快约上朋友一同来品尝这流蜞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