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州——热爱城市从热爱美食开始

连江“北参南养”喜获丰收

  来源:福州新闻网

连江“北参南养”喜获丰收

今年海参总产量可达6500多吨,比增20%左右

“海洋牧歌”越唱越响,“福海粮仓”日益壮大!眼下,随着天气转暖,连江县5000余万只海参喜获丰收,同比增长20%左右。放眼望去,海上田园船只穿梭不停、渔民辛勤劳作,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海参盛产于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北方进入冬季的时候,海参会进入越冬状态。而南方地区温暖的气候和优良的港湾为海参养殖提供了天然好条件,所以每年10月,来自大连的海参苗就会开启一场南迁之旅,赶在天冷之前入住连江县温暖的海域。

在连江县筱埕镇海域,记者目睹了在北方海域看不到的画面: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平铺着上百个大小不一的塑胶渔排。渔民们一早就来到渔排上,熟练地将肥美鲜活的海参从深海网箱中倒出,经过清洗、分拣、称重后,这些成熟海参被运往岸上,一靠岸就被等候多时的收购商团团围住。

收购商李阳拔得头筹,在他身后等候着十几台运输车。“正值连江海参大量上市的季节,这批海参肉刺挺拔、体态丰盈,品质极佳,我们每天都会过来,把海参运到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他说。

“今年定海村共养殖1000多万只海参,体形较大,单只比手掌还大,重量能达到七八两。”筱埕镇定海村党总支副书记赵世长告诉记者,4月底海参迎来收获高峰期,每天最高可收获300吨左右。

从自销到走红全国,靠的是什么?记者采访了解到,筱埕镇地处敖江、闽江入海口,咸淡水在此交换频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海参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除水质优良外,定海湾风浪较小,极为适合海参生长。

生态化养殖让海参打入全国市场更有底气。近年来,当地逐步改变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扶持渔民采用塑胶渔排代替木质渔排进行生态养殖,让海参身价倍增。

随着环保养殖设施的推广使用,连江县“北参南养”逐渐走向深远海,养殖面积也在不断增加,渔民鼓了腰包。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4年全县海参养殖5000多万只,总产量可达6500多吨,比增20%左右。(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吴其法 陈成志)